一、2021年东北大学专业招生计划?
二、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类)
2021年招生计划数不低于教育部规定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规模,招生科类为理工类,招生专业为: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建筑类(含建筑学、城乡规划)、经济管理试验班(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机械类(含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工科试验班(含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工科试验班(含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如遇学院、专业(类)调整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准。
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与我校在改革省(市)公布的2021年同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相同,报名不分文理,其中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重庆等8省市考生首选科目须为物
二、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东北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批准,我校2023年继续开展“强基计划”招生,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现结合东北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特制定本简章。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东北大学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基础学科拔尖,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获奖信息以中国科协公示的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名单(http://gs.cyscc.org/)为准。
三、东北大学2021研究生招生计划人数?
4702人
东北大学总共全部招生计划为4702人,包含推免生和单独考试等,其中推免生的总数约为1048人。通过学校的招生计划你就能发现,除工商管理学院包含较大比例的非全日制考生,体现学校学科实力的学院分别是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招生计划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东北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招生计划?
东北大学计算机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如下
(本校区)学硕:22年招收184人,21年188人,20年179人
(秦皇岛校区)学硕:22年招收9人,21年11人,20年10人
五、计划外招生与计划内招生?
每个学校每年招多少学生都有一定的计划。按照计划招生达到学校容纳率。在计划内招进来的学生为计划内招生,其余计划外招生
六、东北大学招生代码?
东北大学院校招生代码:10145,简称“东大”。他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了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七、东北大学 大类招生 专业?
东北大学是一所985的综合类大学,分为经济大类,智能自动化大类,生命科学大类,医学生大类
八、东北大学在甘肃招生?
1. 不在甘肃招生。2. 因为东北大学是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一所高等学府,其招生范围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及周边地区,不包括甘肃省。3. 如果你希望在甘肃省读大学,可以考虑甘肃省内的其他高校,如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这些学校在甘肃省有招生计划,可以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九、统招生和计划招生是什么?
统招生就是学校初步划定的分数线是多少考够了才能上这所学校,计划招生是在统招分数线下,降一百分录取的考生。
十、计划招生和实际招生会有出入吗?
这两个之间是有出入的。
从近两年的具体情况看,一般常见的是实际录取数大于或等于计划招生数;当然有时也存在实际录取数小于计划数,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志愿选报不平衡,造成一些学校生源不足或无生源,通常是外地院校情况更为严重,迫使这些生源不足的学校不得不削减招生计划。
“计划招生数”是大学计划在该省市招生的数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与最后录取的人数往往存在差异,而该大学最后录取的人数即“实际录取数”。
如果报考人数少,比如XX大学去年计划招生18人,而实际报考人数为15人,“实际录取数”当然小于“计划招生数”。
如果报考人数多,一般大学按计划招生数的120%来提档,如XX大学去年计划招生10人,结果为实际录取数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