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表述?
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以《黄帝内经》为基石,其内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经历代先贤不断发掘、纳新,代有发展。
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中医药学术界,高校教材等多围绕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等对其内涵进行了简约表述。
早在1944年,方药中就著文指出:“中国医学,自有其科学系统”。1953年著文《谈中医学术系统问题》。1959年撰写的专著《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曾作为北京地区医学院所的西学中教材,被印发为单行本流行全国。全书从阴阳五行、天地人合一、藏象、经络、精气神、病因、病机、治则八个方面阐述了中医基本理论的“内涵”。
二、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指导思想?
答: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党的方针始终贯穿,学生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等。
三、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程,各阶段有何特征、理论体系、优势与不足?
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⑴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从第一台计算机上的第一个程序开始到实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以前是计算机软件发展初期。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比较窄,主要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处理对象为数值数据,以个体方式使用机器(或汇编)语言编制程序。第一阶段只要研究科学计算程序与工程计算程序、服务性程序和程序库,人们对与程序有关的文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点考虑程序本身。 ⑵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出现到软件工程提出以前是软件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研究对象增加了并发程序,并着重研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加强,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工作方式逐渐走向合作方式。 ⑶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软件工程提出以来)。由于大型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工程性的任务,采用个体或合作方式不仅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很难完成任务,只有采用工程方法才能适应高效率高质量编制软件的需求,因而在1968年的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学术会议上提出的软件工程的概念。40多年来,软件领域的工作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结构与高效运行的重要工作对不对?
我个人认为: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结构与高效运行的重要工作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学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与高效运行,是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环境,学生的发展离不开适合的环境,环境影响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五、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什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爱育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六、我是刚毕业大学生,玖龙纸业(东莞)的人事工作与琉璃河水泥厂(北京金隅)的行政工作,哪个发展前景好呢?
玖龙纸业(东莞)的人事工作发展前景更好,水泥厂近些年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