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数据?
2020年各地、各相关部门通过支持企业扩大招聘规模,支持基层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社会化、市场化就业,扩大升学深造规模等方式,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平稳,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好于预期。
据了解,2020年公共部门提供了大约300万个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支一扶”和地方补充项目吸纳4万名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创业者达到82万人,比2019年增长了11%。
二、2021年大学生就业率数据?
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从本专科各专业初次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专业),本科初次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能源与动力工程、护理学、预防医学,专科初次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小学教育、临床医学、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本科初次就业率后三位的专业是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专科初次就业率后三位的专业是法律事务、金融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
三、985大数据专业就业前景?
这个情况下就业前景应该说来是比较看好的。由于是985这样的知名高校,又是大数据这样的热门专业,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当前,大数据应用正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有这方面专业背景自然会很吃香。
四、2023年大学生好就业吧?
2023年大学毕业生好就业。不过还要有具体的专业来决定的。有个好专业当然工作就好找,如果专业不对口,那么相对来讲工作就难找一些。
五、2021年大学生就业分析?
2021年大学生的就业如何呢,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严峻的,从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数据上来看,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再加上这两年疫情的影响,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有很多2021届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在家中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找工作的也遇到很多瓶颈。
六、202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是受疫情影响,中小型企业吸纳能力减弱.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凸显,人职供求匹配度有待提升. 根据各类线上招聘软件显示,毕业生所学专业及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是主要原因.依据目前的趋势,高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教育不能及时调整导致的这种供求不匹配的状况还会继续存在.三是职业发展与自我认知存在模糊认识,毕业生自身综合素养亟待提高.四是传统思维与信息时代交织并进,诸多毕业生存在不合理的就业观念.
从2020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当前的就业比过去难了,形势更严峻,但从我们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来看,还是充足的,特别是优质企业招聘,并没有引起广大毕业生高度重视.传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对现代大学生影响较深,部分毕业生自我认识不足,缺乏就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眼高手低,只是追求高薪水,高报酬的单位,看不起基层工作,缺乏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有部分毕业生甚至因为家庭条件优越、或者家长的纵容,缓就业、暂不就业的思想日趋严重,在大好就业机会面前不作为.
七、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前景?
随着大湾区经济的发展,大湾区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大湾区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许多机会和岗位,特别是对于有创新创业意愿和技术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同时大湾区还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和职业发展空间。
八、985大学生2021年就业如何?
明年整个市场对于IT行业会有大批量的需求,传统手机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还在不断上升,还有新兴行业汽车电子和智能物联网,还有IOT都需要大量的软件人才,还有算法类,大数据也是有比较多人才需求,这些人才都是当前市场紧缺的人才~~
九、2020大学生失业率数据?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叠加疫情冲击,就业压力十分突出。7月份,城镇20—2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同比高3.3个百分点。
此后,政策层力保就业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在扩大基层就业规模的同时,通过扩招、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毕业生自主创业等形式,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渐改善,调查失业率趋于下降。张毅表示,12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失业率较7月份回落7.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持平。
十、2026年大数据专业就业前景?
毕业生能够从事基于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的大数据平台运维、流计算核心技术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可在政府机关、房地产、银行、金融、移动互联网等领域从事各类大数据平台运维、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挖掘等相关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